这个人叫白闲

大学在校生,更新随缘,在努力做日更博主。
主页琮天而降舟渡浓度会高,不喜可屏蔽。
每周六晚8点到10点直播,内容不固定。

他的江山,一场兵荒马乱

我又梦到了那个场景那个男人。不,应该说是少年,他手中卷着白绫,远望城外烽火连天,山风呼啸而过。




/





我睁眼,起身,拿起了我昨天查到的资料,眼中依稀浮现当年情景——

那夜,明月悬,不见群星。身量单薄的少年,一骑快马,直奔内宫。他冲进了屋,满屋的药味和沉重的死气,突然就模糊了他的双眼。

他踉跄着,跪在了那张明黄色的龙榻前。躺着的人,面色灰败,双眼浑浊,宽厚的肩膀不再能背起他。那人用嘶哑的嗓音吐出最后的几个字。“吾弟当为尧舜。”这是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,也是最后一次看向他这个尚未及冠的弟弟。

不舍而又眷恋,还带着些许不甘,闭上了眼睛。吐出了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口气。

兄长去了,大明的天子去了。朱由检看着兄长的尸首,哭了又笑,笑了又哭。

一夜未眠。一闭上眼,就是正年轻的兄长背着尚年幼的他,一步步登上景山的山顶。望着远处的皇城,重重宫阙,片片楼阁,朱墙碧瓦,雕梁画栋。可这一切,兄长都看不到了。




/




他浑浑噩噩地参加了兄长的葬礼。兄长,你走好,我会照顾好自己,也会做好大明的皇帝。





/




三日后,朱由检接过了大太监手中的圣旨,虔诚的为大明定下一个新的年号——崇祯。

大明已有二百六十年,外表依旧繁荣,可内里,早已腐朽不堪。宦官当政,朝堂腐败。

朱由检从兄长手中接过的就是这样一个日趋衰落的大明。他为此倾尽一生,也从不后悔。

昂首信眉雅少年,不恋红尘花酒间。

那个把握朝政的宦官很快就意识到,他与他的父辈兄长不同,不恋女色,不贪享乐,大约是个明君。

几次三番的试探,摸不出深浅,送过去的美人珍宝他也照单全收。

朱由检看着那些被送来的东西,冷笑一声。他就是要装出个昏庸样子,实际却暗度陈仓,蓄势待发。

终于,机会来了,他一举铲除了魏忠贤党羽,然后一纸诏书贬为守陵人。

这以后,大明才终于真真正正的属于他,属于朱由检。

他用自己的心血,一点点的修补衰微凋敝的大明江山。他才二十余岁,便能在鬓角看到斑白。那样刺眼的白色。

可他却不在乎,他立誓,要见万国来朝,要见广厦高筑,要见四海升平。让大明重现当年大唐盛景。

可是,似乎是之前兄长和父辈们的作业惹恼了上天,上天一定要收走大明的气数。

北方几度大旱,中原大地饿殍遍野。地方官吏盘剥百姓,私饱中囊。还有那一点点如同野火烧不尽的野草一般丛丛蹿起的起义军。这些,都让他焦头烂额。

外有后金步步逼近,内有叛军野草难禁,他一向爱民惜民,如今,也只能坐在朝堂上,看着雪花一般飞进来的奏折,无能为力。

他是朱由检,他骄傲而又自负。可就是这样一个人,在十年间六下罪己诏,希望能用自己的性命来换取被困于水火的黎民百姓一点安宁。

他用这十年的勤政,换来了南明半壁江山的热血忠魂,换来了在明亡之后,有无数人如飞蛾扑火般想要复明。

可惜,这一切,却换不来气息奄奄的大明。这江山,已是摇摇欲坠,更阻不了那军队的丛丛狼烟。

没了守卫的皇城,就如同手无寸铁的少女,被铁骑轻而易举的撕碎衣裳,而后便长驱直入。



/




那夜,有人劝他投降,被他一剑刺死。

他仰头看了看被战火染红半边的天,怅然一声:苦我民尔。

他是大明天子,从他接过兄长丢给他的担子那刻起,就注定今生不能投降,哪怕是这条命他也在所不辞。

离开之前,他做了一些事。

对孩子们做了最后的训导,亲眼看着他们换上平民的衣服,将他们送出宫。一生相伴的周皇后给了他最后的拥抱,告诉他:由检,不是你的错。随后,兄长的张皇后对他一拜后自缢,其他为数不多的妃嫔宫人也都自尽殉国。

朱由检看了看他最喜爱的女儿,闭了眼,长剑刺去,划了她的手臂,亦伤了他的心。

他扔了长剑,剑刃摔在了血泊里。

他踉跄着出了宫门,往后山走去。

所有的事都办好了,现在,轮到他自己了。

正值拂晓,朱由检,身后跟着他的贴身太监,登上了煤山。

这条路,兄长背着他走过无数次。可现在想起,只有无限悲凉。

他抬头,远望城外烽火连天,山风呼啸而过,吹的他衣衫猎猎作响。

叹他一生勤勤恳恳耗尽心血,守着日暮西山的社稷,终是要不甘不愿嗯看着大明走向末路。残忍至极,亦,可怜至极。

时间流逝,他仿佛听到敌人的铁蹄踏上了脚下原本属于他的土地,看到了敌人肆意砍杀他的百姓。

他割破手指,用他的血,写下了最后的话。

“朕自登基十七年,上干天怒,致逆贼直逼京师,然皆诸臣误朕也。朕死,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,自去冠冕,以发覆面。任贼分裂朕尸,勿伤百姓一人。”

有何面目去见大明历代皇帝,有何面目去见他兄长。

他所做的,只能用自己的生命,留给了大明江山最后的庇佑——弃地不弃民,勿伤百姓一人。

他抬手,像从前无数次那样,抚摸那棵他爬过无数次的槐树。如今已三月,再有一个月就要开花了。可惜,再也没有机会了。

枝丫随风轻摇,血书被放入衣襟,白绫已绕上脖颈。

河山倾落谁人过?

大明,终是在他手上亡了。

从这里望去,整个京城,尽收眼前。

他眼睁睁看着她从繁华走向落幕。

再看一眼,最后一眼。

三月十九,天色蒙蒙亮。他,还有他倾注一生心血的大明,再也见不到这样美好的日出了。

他用三尺白绫给了她最后的气节和尊严。

那样一个自负而又骄傲的帝王,以发覆面,终是去了。

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。如是而已。




/




已是三百余年,我站在那棵早已不再发芽的树前,抬手,学着他的样子轻抚树干。可惜,那个少年不会再回来了。

如今,岁月已经过去了那么久,我立在山顶,看着一如当年的景色。重重宫阙,片片楼阁,朱墙碧瓦,雕梁画栋。

某一瞬间,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个爬上树顶的骄傲皇子,那个再也没有了皇兄的单薄少年,那个茕茕立在这里的孤独而又倔强的君王。




/



崇祯十七年,甲申三月暮

月正明,水长东

那一天,他曾说许这天下一个国泰民安。

却,终是,怅恨风雪,长辞孝陵。




评论(2)

热度(4)